锋面就是温度、湿度等物理性质不一样的两种气团的交界面,或者叫做过渡带。锋面与地面的交线,称为锋线,也简称为锋。
根据热力学分类办法,若冷气团主动推进暖气团,则称为冷锋。反之称为暖锋。若冷暖气团相当,则称为准静止锋。若冷锋追上暖锋,则会形成锢囚锋。
冷锋:锋面在移动过程中,冷气团起主导地位用途,推进锋面向暖气团一侧移动,这种锋面称为冷锋。冷锋过境后,冷气团占据了原来暖气团所在的地方。冷锋在中国一年四季都有,特别在冬半年更为容易见到。冷气在移动过程中,因为变性程度不同,或有小股冷空气补充南下,在主锋后,即同一气团内又可形成一条副锋。一般来讲,主锋两侧的温度差值较大,而副锋两侧的温度差较小。冷锋过境后,气温降低,充气压力上升,天气多转晴好。
暖锋:锋面在移动过程中,若暖空气起主导用途,推进锋面向冷气团一侧移动,这种锋机称为暖锋。暖锋过境后,暖气团就占据了原来冷气团的地方。暖锋多在中国东北区域和长江中下游活动大多与冷锋联结在一块。暖锋过境后,气温上升,充气压力降低,天气多转云雨天气。
准静止锋:当冷暖气团权势相当,锋面移动非常慢时,称为准静止锋。事实上,绝对的静止是没的。在这段时间,冷暖气团同样是互相斗争着,有时冷气团占主导地位,有时暖气团占主导地位,使锋面来回摆动。
锢囚锋:暖气团、较冷气团和更冷气团(三个性质不一样的气团)相遇时先后构成的两个锋面,然后其中一个锋面追上另一个锋面,即形成锢囚。
因为锋是冷暖气团交界区域,空气活动十分活跃,可以形成一系列的云、雨、大风、降水等天气。在中国一年四季都有锋的活动,其中冷锋活动最为常常,且能在全国广大区域出现。在春夏之交,总是会有准静止锋活动。锋的活动常历程着生成,加大,消亡的过程。一般历时3-5天左右。
总结:两个性质不一样的气团之间有狭窄而又倾斜的过渡带,带内气象要点和天气变化剧烈,气象上称此过渡带为锋面,与地面交界线称为锋线,锋面上方为暖气团,下方为冷气团。